自从1997年我国正式开放出境旅游以来,连续16年保持超高增速,年均出境人数增长高达19.98%,这在世界上极为罕见。2013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9819万人次,可以肯定地预测,2014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必将超过一亿人次。1997年开放出境旅游之初,中国大陆的出境旅游人次仅为区区500万多一点,其中大半还是因公出境;到2013年不仅总量近亿,因私出境比例更是高达93%。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中国出境旅游从无到有,迅速成为一个与入境和国内旅游一样不可忽视的市场力量。因此,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理论研究都显得滞后。我们应如何看待 出境旅游这个“新生事物”呢?
中国出境旅游严重超前经济发展阶段。
根据笔者对世界上95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与出境旅游的关系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才是出境旅游发轫的阈值,达到10000美元出境旅游才会爆发式增长;对于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来讲,出境旅游发轫与爆发的阈值都是10000美元;一个国家出境旅游爆发式增长,即平均增速超过15%,维持的时间大约是8至10年。而我们国家1997年人均GDP才1000多美元,2013年也不过6000多美元,与上述阈值相差甚远;但我国的出境旅游却连续16年保持年均增长接近20%的超高速度。我国出境旅游持续爆发式增长有着深刻的社会经济背景,原因非常复杂,但我国的出境旅游发展超前于经济发展阶段却是不争的事实,出境旅游超前发展的跟本原因之一,是中国贫富分化严重,收入的基尼系数奇高,且人口基数大。
出境旅游超前发展之喜。
首先,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国民的物质文化需求,在现在社会中,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且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文化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出境旅游大发展极大地满足了国民需求。其次,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1997年以来已经超过6亿人次出境旅游,极大地开阔了国人的视野,认识了国际社会,对于培养国人符合世界普遍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起到了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第三,根据各旅游目的地国的统计调查,中国大陆公民在当地的人均消费名列前茅,这为国家增加了重要的外交筹码。第四,通过国人出境旅游,增加了对外的了解和认识,间接增强了我国资本向外投资,国际收支平衡表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出境旅游的发展,中国资本向国外的投资在加速发展,这对我国的经济全球布局和国际收支平衡中FDI平衡等方面都极为重要。最后,越来越多的国人出境旅游,在各目的地国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以及我国作为一个开放国家的新形象,这对于我们国家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地位提升意义深远。总之,出境旅游为我们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收益。
出境旅游超前发展之忧。
首先,当前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下降到不足50%,内需不足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我国发展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扩大内需,然而,出境旅游超前发展每年“漏出”的内需超过GDP的1%。由于我国出境旅游花费被严重低估,实际的“漏出”至少比这高一倍。其次,对我国国际收支平衡产生不利影响。按照目前发展速度预测,未来5到10年后,出境旅游花费将“吃掉”经常项目下所有的顺差。有观点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较高,可学习日本当年的做法,利用出境旅游消减过高的外汇储备。这种观点只看到了总量,而没有看到外汇构成,更不了解外汇储备的性质。日本当年是依靠高新科技产品换取的外汇,且通过大量进口资源、大量向外投资还不能平衡顺差,才在美国的压力下开放的出境旅游。而中国外汇的顺差来自“中国制造”的低附加值劳动和资源的出口,以及外国在中国的大量投资(FDI),我们大力发展出境旅游,相当于用劳工的血汗钱、子孙的资源和外国在中国的存款消费,这对国家长期经济安全不利,也有失公允。此外,出境旅游超前发展,特别是公民在国外的超前高消费,也在政治上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在经济上降低了联合国和有关国家给予中国的经济援助。
总之,中国出境旅游严重超前经济发展阶段,未来每年超过一亿人次出境旅游,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关键是我们如何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积极的方面,让出境旅游成为国人现代化的重要手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融入国际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本文最早刊载于搜狐博客